当前位置 : 首页 >>区县动态

全国生态日丨陈敦渊:37年的“变与不变”,从“生态守门人”到“绿色智造师”

发布时间:2025-08-08 17:22 来源:台州市生态环境事业发展中心(台州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全国生态日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第三个“8·15”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望潮客户端联合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专访生态环保铁军代表、环保志愿者代表、学校代表、企业代表等4名环保典型人物,讲述对台州生态变迁的感受和故事。

37年深耕环保一线

变的是每一阶段的“使命”

不变的是对环保事业的“初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

企业代表陈敦渊的故事


  在临海环保领域,有这样一个身影:他在原临海市环境保护局是铁面无私的“生态守门人”,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转身企业后,又成为引领行业转型的“绿色智造师”,用技术创新实现环保与发展的双赢。他就是深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37年的陈敦渊,用行动诠释“环保投入=发展动能”。

640.jpeg

环保系统里的“生态守门人”

  1988年,陈敦渊便扎根环保一线,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创建起步,一步步参与到临海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在他看来,“环保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到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执法里。”

641.jpeg


  针对当时医化园区存在的污染隐患,他牵头废除园区地下管网,要求每家企业在废水排放口部署智能在线监控系统,从源头杜绝偷漏排现象,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


  近年来,园区启动实施20个绿色低碳工艺技术改造项目,14个环境治理协同技术项目,实现降碳约1.25万吨,有效构建起医化行业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的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如今,一排排反应釜间,管道纵横交错,却闻不到刺鼻气味;监控大屏上,碳排放数据实时跳动,智慧大脑精准调度着整个园区……“作为国家级减污降碳协调创新试点,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医化园区从成型到成熟的这二十多年恰似‘两山’理念在临海的生动注脚。”


  此外,他坚持严格监管,推动临海彩灯、铸造、化工等行业开展系统性整治,让“一控双达标”从政策要求变为实际成效。


642.jpeg


  为破解区域大气污染难题,他主导筹建临港热电设施,确保排放达到超低标准;果断拆除合成革区块50台燃煤锅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削减污染物排放。一系列举措下,临海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而他也因突出贡献,于2007年、2012年分别荣获“浙江环保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省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企业里的“绿色智造师”


  2017年,陈敦渊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加入华海药业,全面负责安全环保工作。面对外界“从监管者到被监管者”的质疑,他坦然回应:“环保不应只是‘踩刹车’,更要帮企业‘挂对挡’。”


643.jpeg


  进入企业后,他带领团队为环保治理“量身定制”路径:在工厂建成“一开一备”的废气RTO设施,确保废气处理时稳定达标;推进燃煤链条炉拆除,改用流化床超低排放和天然气锅炉,从能源源头减少污染;投入十几亿元对老旧车间“推倒重建”,引入管式微通道装置、酶催化技术等先进设备,实现生产设施密闭化、管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升级。


644.jpeg

  “环保投入不是成本,而是发展动能。”在他推动下,企业将节能降碳减污增效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2023年,华海药业川南分公司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标杆项目。


行业中的“引领者”


  如今,身兼台州市医化行业协会和临海市医化行业协会会长的陈敦渊,又多了一份使命——推动环保理念在全行业落地生根。他牵头组织企业交流环保技术,分享治理经验,让“绿色发展”从单个企业的实践,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645.jpeg


  从环境监测到园区管理,从企业环保到行业引领,37年来,陈敦渊每一人生阶段的“使命”在变,但对环保的责任感从未改变。他表示:“不管在哪个岗位,守护生态环境都是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