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7 16:37 来源:台州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为深入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了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选树活动。经征集推荐、初步评审、网络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最终评选出10名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以及10名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提名人物。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荐的4名个人或集体均入围了全省名单,数量全省最多!其中,台州市学院路小学校长、书记 陈凌峰,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获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荣誉称号!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路桥分局综合科主要负责人许旭敏,温岭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获2023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提名人物称号!
本期为大家介绍“最美浙江人•最美环保人”
台州市学院路小学校长、书记 陈凌峰
点击播放视频
陈凌峰是台州市学院路小学校长、书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先进校长、“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浙江省名校长培养对象、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二等奖获得者、台州市首届名师、台州市“21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台州市优秀青年、台州市科技新秀。他28岁开始担任正职校长,用自己的一腔热情,浇灌着一批又一批的祖国花朵,谱写着教育的绿色篇章。
办学十来年,在陈凌峰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共荣获100多项集体荣誉。主要荣誉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校、“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科普宣教示范学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美丽学校、省书香校园、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省近视防控特色学校、省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学校、省STEM与项目学习基地校、省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盟基地学校等。学校的“都市田园”建设多次获得省市级领导的大力称赞,多次承办了浙江省劳动教育现场会、台州市劳动教育现场会等活动。
立志:以垦荒精神创建高质量的学校
2011年,台州市学院路小学在原惠民小学的旧址上进行拆建,并升格为台州市直属学校。6月,陈凌峰受命担任台州市学院路小学校长。此时的校园门口都是黄泥地,人在外面一走,黄泥满天飞,导致教室里也全是黄泥。当时只有两幢楼可以使用,其余仍在建设之中,缺乏绿化。面对这种情况,陈校长带领老师和学生齐上阵,课余时间植树种花,为校园增添绿意。周末,陈校长也扎根校区,规划着学校的绿化建设。在一步步垦荒之中,学校基础建设不断完善。
为了能够引进专业的劳动老师,陈校长与各地教育局打交道,与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交流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来到了学院路小学,我们的家长也成了学校专业的绿化指导师,为学院路小学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学校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的11个班级,30位教职工,到现在的96个班级,230位教职工。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收获了很高的社会知名度。
立足:以绿色理念建设都市田园
为了打造生态化校园,陈校长在总校教学楼建设沿口绿化区、农耕园、废弃物发酵池、蚯蚓养殖池、孵化园等教育基地。在“共生”理念视野下,陈校长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在行知校区构建了“都市田园”教育环境,建设了劳动场、实验角、探寻角、生态馆等劳动场所,还打造了“稻田蛙鸣”“幽簧独奏”等十大景点。其中,生态馆总面积约为600平方米,主要以“土壤保护”“节水体验”“地球家园”为科普体验内容。陈校长亲自带领培养了一支小小讲解员队伍,为更多的学生科普生态文明知识,并定期组织开展水资源保护、污水变形记、寻找校园的植物等多项活动。展馆对外开放,一年接待50余次,接待参观2000余人次,持续丰富了全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内容,有效提升了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陈校长带领教师打造学院路小学“树型课程”课程圈,以课程来推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他组织学生成立了小院士俱乐部,每年设置20多个探究性项目,170多个小专题,通过小课题、小创客的开展,实施STEAM课程,引发孩子探究自然的兴趣,进而播下创造的种子。
立本:以工匠精神打造属于学生的乐园
在陈校长看来,学校管理者不仅仅是“把人管好”“把事管好”,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引导。因此,他特别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单调的教学楼走廊,加设沿口种植,变成养植植物的快乐园地;楼梯口的每个角落,布置成供学生自主借阅的温馨小书吧;普普通通的廊柱,打造成学生发挥创意的个性天地。他将绿色理念植入到教室,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焕发绿色生机。每个教室都有卫生角、植物角、生态角,让学生一下课就能看到一个春意盎然的绿色世界,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为了让孩子们随时可以深度触摸到“大自然”,他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央,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立体农场”,在校园内开辟了两块水稻田,从水稻田的模型搭建,到翻土、播种、防虫……陈校长带领老师和学生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展开,发明了智能水车,设计了环境检测仪。孩子们插秧、除虫、割稻、晒谷、酿酒……两块水稻田为学校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研讨素材,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因此,陈校长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水稻校长”。
从荒芜校园到师生乐园,从知识学堂到劳动垦荒,陈凌峰校长用绿色生态还原教育,用劳动架起教育与自然的桥梁,他的这份教育情怀、责任担当、工匠精神,带领着学院路人向着更好、更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