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1 17:00 来源:南京大汉
近年来,椒江区坚持生态引领,根据海岛实际,紧紧围绕“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扎实走好四条路,推进乡村振兴。
一、走好旅游发展的必然之路
大陈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曾因渔业兴旺一时,后来随着渔业资源的衰竭而陷入困境。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的指导下,大陈镇坚持旅游发展,走“旅游全岛化,全岛旅游化”之路,完成从传统渔业向生态旅游业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大陈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大陈岛发展旅游也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1990-2000年),坚持旅游发展,逐渐成为岛上干部群众的共识。二是起步阶段(2000年-2005年),标志事件是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是发展阶段(2006-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登岛、两次复信,给大陈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期间,建成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大陈两个核心景区启动建设,水、电、路、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四是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以后),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给大陈开发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车俊书记上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充分肯定垦荒精神,提出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并说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垦荒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大陈岛知名度美誉度也进一步提升。大陈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规划了50个共150亿元的项目,成功引入通航时间65分钟的双体高速客轮,建成上大陈军事遗址主题园区、下大陈军事记忆体验区、省级地质公园,美丽公路、游客服务中心等,启动建设青垦纪念馆、国家级帆船帆板训练基地、人防教育基地、综合码头等,环梅花湾渔村旅游休闲带基本形成,并加强旅游营销策划,2018年接待游客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8%。
二、走好生态发展的长期之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一是保护海洋资源。扎实开展一打三整治,拆解三无船只180艘,并大力建设人工渔礁,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二是整治城镇环境。致力打造“五美大陈”(美丽街道、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美丽村庄和美丽家庭)。2017年,成功创建省卫生乡镇、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乡镇,顺利通过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并入围全省前十。组建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和综合执法队伍,建成上大陈垃圾减量化分类处理中心和下大陈垃圾处理中心;清理三分之二的废弃渔网具,开展线路上改下和“三乱”(道乱占、摊乱摆、车乱停)整治;设立步行街,完成船厂、搅拌场等污染场所关停搬迁,并打造创意墙、彩绘小品,实现变废为宝;投资1800万元建设美丽公路,680万元完成1100多亩彩色林种植和养护,对全岛树种登记挂牌,实现美化绿化。
三、走好均衡发展的小康之路
高度关注陆岛差距、上下大陈的差距和居民之间的差距,加快渔民转产转业步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2016年实现全岛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摘帽”;2016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0元,比2006年翻两番;2017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1元,同比增长10%。一是发展生态养殖。创新运用大型铜围网养殖大黄鱼,形成全国最大铜围网黄鱼养殖基地,在原有2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2017年投资1.65亿元建成象头岙休闲与渔业设施、大陈岛黄鱼养殖基地和广源休闲渔业养殖基地一期工程,年放养大黄鱼300多万尾,产量1500吨,产值1.2亿元。2018年1-10月渔业产值38074万元,与去年持平;水产品产量50318吨,增长11.3%,其中黄鱼养殖产量3450吨。“大陈黄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称号,获评“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陈洋”牌和“一江山岛”牌大黄鱼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成为椒江一张闪亮的新名片。二是打造休闲渔业。17条各类休闲船完成运营招投标,其中2条高品质休闲渔船完成建设,15条海钓船正在积极打造中。三是支持海岛民宿。完成民宿开发调研报告,完成《大陈岛民宿管理办法》初稿,规范岛上民宿行业,积极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扶持民宿发展,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自2018年1月以来,共新建11家民宿,其中“有家客栈”民宿在今年春节期间建成营业,富有海岛风情的设计风貌受到上岛游客和各级领导的频频点赞,成为岛上民宿领头羊。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了拉升了房价,岛上房价近1万元一平米,居民财富得到了有效增值。
四、走好红色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是开展红色教育。依托中央团校党性教育基地、红色学府讲习所、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等品牌,致力于打造全国性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国内一流的红色教育培训品牌。2017年成立了台州市大陈岛干部学院,办班50多期3000多人,前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有100多批7000多人。同时积极争取与省委统战部、省总工会共建社会主义学院分院、工会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基地。二是拓展红色阵地。积极打造党建示范带,实施“152”工程,即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联动建设梅花湾村等党建示范点,不断提升边防所等党支部,精心创作垦荒主题墙画,扮靓党建示范带。同时,与台州学院积极开展校镇合作,打造党建共同体,开展以“基层组织联建、干部人才联育、志愿服务共推、党建品牌共创”为主要内容的“两联两共”活动,不断提升大陈党建品牌。进一步完善垦荒精神传承阵地,完成垦荒纪念碑、大陈青少年宫、陈显坤烈士墓、鸡笼头休闲渔业养殖基地、重走垦荒路、最多跑一次——渔小二代办制、思归亭等7个现场教学点布展。三是宣传红色文化。努力挖掘垦荒精神传承、新垦荒人上岛创业、“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两个大陈”开发建设等新闻素材,精心推进大陈岛采访带工程建设,定期推送“大陈发布”、“醉美大陈”微信公众号,积极向外发布大陈声音,大陈岛这一红色沃土再次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的焦点,2018年以来,国家级媒体正面报道大陈18篇,其中人民日报1篇,新华社6篇,光明日报4篇,中国新闻网3篇,中央电视台4篇。
(美丽椒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