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2 09:08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今年以来,作为医化、固废拆解、电镀等民营制造行业的发达区域之一,台州通过多项有效措施,使空气质量持续上升,“炼成”了台州好空气。1-7月,台州市环境空气AQI指数优良率为87.7%,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三;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四。
1、医化企业由192家下降到117家
椒江外沙岩头、黄岩江口、临海川南、仙居城南和杨府等区域是台州医化行业的聚集地。2011年开始,对与环境不亲和的医化企业,台州进行了铁腕整治。一是加快医化行业“退、转、升”,全市医化企业由整治前的192家下降到117家,淘汰52条重污染工序或生产线。其中,椒江区共退出化工恶臭项目142个,实现主城区基本告别化工恶臭目标,黄岩区共退出化工恶臭项目72个,淘汰落后装备1248套。同时,今年又制定出台了《台州市医化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确定59种敏感物料清单,严格恶臭源准入。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目前全市已淘汰印染产能710万米、造纸产能8.88万吨、化工产能16.2吨、铸造产能30.7万吨、粘土砖瓦窑产能3.77亿块标砖,全市范围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此外,完成全市两家发电厂和四家热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完成华能电厂脱硝改造,也是提升绿色GDP的大引擎。
2、淘汰黄标车与老旧车近4万辆
去年以来,台州市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5万多辆,到今年年底台州要实现淘汰黄标车近7万辆的目标。全市核发绿色环保标志103.8万个,环保标志核发率达80%以上。在机动车排气监管上,全市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10个机动车检测机构,实现机动车排气检测区域全覆盖,汽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82.54%。结合安检6年免检政策,我市还着手在安检站点布设环检窗口,全面实施车辆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过程管理。交通方面,台州市主城区、临海市、温岭市已基本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络,共拥有公共自行车29700多辆,公共自行车站点833个。全面完成177座加油站、22辆油罐车、1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任务,5个加油站开始供应甲醇汽油。
3、投入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预警
今年,“加大力度治雾霾”被列入2015年浙江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并参与建立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台州全市共建成15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一个特殊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站,实现PM2.5实时监测。市区三个大气自动站都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管理,严格进行数据有效性审核,确保自动站位稳定运行、数据准确规范。同时,市本级及各县市均已编制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环保、气象两部门建立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质量和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监测预报、预警响应、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该预警系统可以提前24至48小时识别气象条件对臭气污染的扩散等级,24小时预报准确度达到70%。今年以来,台州已开展重污染天气会商3次,实时发布(解除)雾霾预警信号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