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7 16:26 来源:南京大汉
“四边三化” 内部资料
行动专辑 注意保存
台州生态市建设
工 作 简 报
第7期(总第133期)
台州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5年7月20日
目 录
温岭市三大举措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玉环县“四边”区域绿化完成率达100%
天台县着力推进“河边”三化工作
仙居县三举措深化“四边三化”行动
三门县“三定位”促进“四边三化”
温岭市三大举措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近年来,温岭采取科普宣传教育、整治生态环境、创建绿色矿山等三大举措推进山边“三化”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全市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一是依托科普宣传,培树保护意识。温岭市精心策划,认真部署,利用“世界地球日”等环保节日,向社会各界发送有关矿山生态保护的宣传短信。邀请中国丹霞地貌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许红根先生举办《温岭名山的地质故事》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读着课本游硐天”活动,在大溪镇方山景区设立科技服务周,让学生到方岩书院学习地质科普知识,同时借助电子屏、宣传横幅,宣传展板及宣传标语等多种载体在全社会开展宣传。
二是聚焦废弃矿山,加强生态治理。在长屿硐天景区西南侧花居硐遗址开展地质环境勘查,结合后期的景区开发和矿山遗址公园的建设,编制地质环境的治理方案,清除废弃矿山范围内的危岩与废石,加固危岩体锚杆和边坡锚索,矿山道路进行拓宽及削坡整治,并修建游步道,两侧种植麦冬、吉祥草等绿化苗木。项目共清理滑坡2万余立方米,整理平地崩塌2千平方米,石材铺装超1千平方米。通过生态治理,有效保证游客的游览安全,改善景区生态环境。
三是提升管理理念,创建绿色矿山。温岭市结合《温岭市矿产资源规划》和《温岭市废弃矿山治理规划》,全面排查国道、省道、铁路、港口周围1千米范围内的矿山,确定绿色矿山创建目标。同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出台政策引导、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创建标准,积极实施绿色矿山创建。目前,温岭市已成功创建2家县级绿色矿山、1家市级绿色矿山,白岩采石场问题整改落实通过复核验收,即将成为台州市首家省级绿色矿山, 7家矿山复垦方案也顺利通过评审。
(温岭市生态办)
玉环县“四边”区域绿化完成率达100%
2015年玉环县结合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四边”区域绿化工作。上半年,顺利完成年度“四边”区域绿化238.9公顷。
一是优化补助政策,激发“四边”绿化积极性。出台《玉环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绿化建设补助奖励办法》,对村庄绿化、城镇绿化和平原绿化补助标准进一步优化,细化各类绿化项目补助标准,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充分发挥政策对“四边”区域绿化的激励作用。
二是强化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化运行。继续按照工程化管理模式将年内绿化主体项目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作业设计、造价预算、施工监理和检查验收。今年有3905亩的绿化主体项目签署监理协议,确保绿化工作按照质量要求推进。加强对经济开发区等项目多、任务重的单位开展精细化实地督查确保绿化质量。
三是突出景观防护效果,打造精品亮点。进一步提高“四边”区域绿化景观防护功能,在河岸、道路和山体绿化一些项目树种选择等方面推陈出新,取得较好效果。河道绿化方面,采用落羽杉纯林、垂柳与桃树搭配等造景。道路绿化方面,选取鹅掌楸、银杏、乐昌含笑、无患子等优良景观树种开展绿化。山体绿化方面,积极推进彩色珍贵树种造林,在有条件的社区公园采用紫薇、杜鹃和桂花等开展节点绿化。在楚门镇坑郑村、龙溪镇壳业村和玉城街道大坑里等村伐除枯死松木后补植无患子、枫香和黄山栾树等色叶树种。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工作氛围。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四边“区域绿化工作,该县结合”创森“宣传有利契机,开展了多次”四边“区域绿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四边“区域绿化宣传。通过紫楠、金钱松、香樟、水杉、落羽杉和无患子等共2万株珍贵彩色苗木的发放与种植,进一步营造“四边”区域绿化良好氛围。(玉环县生态办)
天台县着力推进河边“三化”工作
为深入推进河道边洁化、绿化、美化工作,天台县制定了《天台县2015-2020年河边三化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生态治河的新方法,实现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和“河长制”(“警长制”)全覆盖。
一是探索生态治河的新方法。近年来,天台县通过冬春修水利现场会、防汛防台工作会议等宣传生态保护是最大建设的治河新理念,建设和推广生态治河示范工程。目前,投资4.77亿元的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大量采用格宾档墙、雷诺护垫、石笼网箱等生态环保型防洪治理方案,减少块石混凝土对水生态、水环境的破坏。作为天台县第二大溪流的三茅溪,在河道整治时将护岸改建成景观园林绿化工程,表面上看不到一点块石混凝土结构,更好地体现生态性、文化性、亲水性、景观性和休闲性,使堤坝兼具城市防洪、休闲观光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局面。其它河道治理项目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相应地吸纳生态环保治理方法,保护水生态、水环境。
二是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实现全覆盖。天台县从2010年开始引入河道保洁物业化管理,并于去年追加河道保洁费用至每年1500多万元,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分三级立体化管理,将域内所有河道纳入保洁管理,城区河段保洁管理市场化,并从去年开始由县行政执法局负责管理,水利局负责做好核查与指导工作;乡镇河段保洁管理属地化,明确乡镇一级河道管理单位为各乡镇人民政府;村级河段保洁管理网格化,对全县597个行政村划分包干区块,基本上按照150户配备一个河道保洁员,落实责任到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14年,天台县全部歼灭五类、劣五类河道水质,荣获全省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考核一等奖、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大禹鼎”,被授予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
三是河道实现“河长制”(“警长制”)全覆盖。把全县780条河段河沟划分为996个责任网格,全面实行“分级负责、分片包干、一河一长、一河一策”的河长制,实现了“一绿七无”的目标。“一绿”即做好沿溪两岸的绿化,“七无”即做到沿溪无垃圾、无污水直排、无违章建筑、无电毒炸鱼、无非法采砂、无堤坝侵毁、禁养区内无畜禽养殖场。制定《天台县河长巡查工作机制》,要求省、市级河长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县级河长每半月巡查不少于一次;乡镇级河长每旬巡查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查不少于一次。分级建立河长巡查微信工作群,发布巡查工作动态,便于工作统计和交流,统计结果一月一通报。通过每月公布一次水质,每季进行一次考评,每半年一次河长述职会,其中述职会还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现场评价,倒逼河长守河,实现“五水共治”工作深化提升。同时,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优势,深入推进“河道警长制”,与各级“河长”相配合,开展每周工作巡查,将电、毒、炸鱼和水源保护区垂钓等违法行为纳入110接处警范围,强化对水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与监管。(天台县生态办)
仙居县三举措深化“四边三化”行动
2015年,仙居县委、县政府将“四边三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三举措深化“四边三化”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4月,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仙居县深化‘四边三化’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县委副书记为第一副组长负责牵头落实深化“四边三化”行动。同时,成立了7个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落实公路边、河道边、城区等专项整治工作。
二是制定详细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台州市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方案(2015-2020年)》和市生态办印发的《台州市深化“四边三化”行动2015年工作要点》要求,迅速行动,开展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制定了《仙居县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方案(2015-2020年)》,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实行季度督查制度,将深化“四边三化”行动纳入对部门、乡镇、平台的综合考核,并提高考核的分数占比。
截至7月,仙居县公路边“三化”完成66.7%;河边美化完成81.6%,河道保洁实现100%全覆盖,河边绿化完成93%;“四边区域”绿化完成110%,村庄绿化完成71.4%;城区“四边三化”完成66.7%;神仙居、淡竹、响石山3个景区“三化”完成100%。(仙居县生态办)
三门县“三定位”促进“四边三化”
今年来,三门县积极探索建立了以“时间定位、空间定位、问题定位”的管理工作法,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管理责任,有力推进“四边三化”工作。
一是以“时间定位”,强化交办督办。进一步梳理“四边三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死角,对拆除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绿化补种植缺位等9类等易出现的反弹问题,按“月、季、半年”定位问题,解决的时间节点。由县委县政府督导室组织,县生态办牵头,联合组织召开各级各部门负责人任务交办督办会,对照年度工作计划,细化任务,明确节点、强化责任。同时建立跟踪督办制,将“四边三化”督查考核,定期督查交办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负责人进行约谈诫勉,通报批评。
二是以“空间定位”,强化一线巡查。以“四边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专项行动和“四边区域洁净专项行动”的具体地理空间定位为原则,明确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将公(铁)路边、河道边、山脚边的起、终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同时按照“一线巡查、一线调处、一线宣教、一线服务”的“四个一”原则,要求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将“四边三化”现场作为战场,开展“一线巡查”,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梳理“四边三化”中重点、难点,细化制定计划方案,为扮亮公(铁)路边、河边、山边,完成年度“四边三化”任务奠定基础。
三是以“问题定位”,强化联动执法。以“问题定位”为导向,分类汇总“一线巡查”,梳理出的各类问题,建立各级各部门“四边三化”问题数据库、资料库;制定示范“路段”、“河段”,树立示范“路长”、“河长”,明确具体标准,规定了联系的范围、对象和方式,并以“轻重缓急”为原则,对破坏“四边三化”工作的,启动联动执法机制,追查相关责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障“四边三化”任务的完成。今年来,全县开展联动执法12人次,打击违法搭建、乱排污、倾倒废脚料、焚烧秸秆等21家,立案查处3家,解决“四边三化”推进工作出现问题21个,有力促进“四边三化”工作,提升“四边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环境质量。(三门县生态办)
送:省生态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 |
发: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
联系电话:0576-88582232传真: 88582700 E-mail:yxy1plus9@gmail.com 本期共印: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