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可公示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
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公示
  • 日期: 2013- 11- 18 15: 56
  • 来源: 南京大汉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公示

 

台环建示201335

 

我局于20131118日受理了黄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提交的《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告知我局。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黄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

建设地点:主线起于马鞍山村104国道东复线与82省道复线(椒江大桥至马鞍山段)平交口处,止于104国道(西复线),全长3.023公里;支线起于主线与规划嘉木路平交口处,止于王东村82省道(东浦路)与桔乡大道平交口处,全长1.640公里。

项目投资:总投资人民币7.7亿元

环评单位: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审批单位:台州市环境保护局

二、项目拟建地周边环境概况

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居民点、学校等主要有:北城街道马鞍山村、北城街道妙儿桥村、西城街道后洋村、江景公寓、东城街道王西村、东城街道王东村、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涉及水体主要为永宁江。

三、项目主要污染源与环境影响预测

1)声环境

①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晚上严禁高噪声设备进行施工,以免影响周围的夜间环境质量,若是工程需要必须在晚上施工,要经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并进行公告。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增强环境意识,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对外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②营运期:根据噪声预测结果,不同预测年份公路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部分临路第一排建筑夜间噪声超标较为严重,为使影响降至最小程度,应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其干扰。通过采取隔声门窗,桥梁两侧、临学校路段一侧设置隔声屏障,变换建筑使用功能,规划居住等用地布置时建筑应尽量后退远离公路、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加强绿化等隔声降噪措施减少影响。项目运营后,公路运管部门应对沿线敏感点建立声环境长期监测制度,预留治理资金,根据车流量变化情况,对于沿路的敏感点在公路建成通车后进行实测,若存在超标,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采取了一定措施后项目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基本是可以承受的。

2)环境空气

①施工期: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及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扬尘影响离场地100-200米范围的大气环境,通过洒水等防治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环境敏感点的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本项目里程较短,且露天操作,施工机械尾气扩散较快,影响不大。

②营运期:营运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根据类比预测分析,近期、中期、远期公路路肩外NO2浓度均能达标,本工程建成后对沿线的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3)水环境

①施工期: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期影响是局部、暂时的,在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及加强管理,如桥墩桩采用钢围堰形式施工、对钻渣泥浆充分沉淀处理、含油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混凝土拌和废水循环使用、堆场上增设覆盖物、减少露天堆放,将对周围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②营运期:营运期废水主要为路面雨水径流。通过路面雨水径流收集系统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对周围水域中各类污染物的贡献量极小,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且路面径流对附近水体造成的影响,只是短时间的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

四、项目主要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

环境问题

污染防治内容

预期效果

施工期

生态影响

做好场地防护、排水措施。路基两侧以及临时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土场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临时堆土场坡脚四周和泥浆中转池堆土外边坡采用填土草袋围护,对临时堆土场堆土表面撒播植草进行临时植被防护;

跨河桥梁桥墩桩施工时采用钢围堰形式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如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桥梁基础施工产生的钻渣泥浆需设泥浆中转池沉淀,池外边坡采用填土草袋围护,中转池内钻渣运往黄岩开发区管委会指定地点合法消纳处理,施工结束后,对池体进行回填、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

边坡进行植被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景观影响;

● 临时用地结束后,平整土地恢复为原有土地类型;

● 加强动植物保护,禁止猎杀各种野生动物,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植被损失应进行补偿,以恢复植被;

● 加强项目景观与绿化设计,使项目与周边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 工程借方须从合法的有资质商业料场商购,以确保料场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得到处置。

最大程度减小水土流失,基本不影响沿线生态环境。

水污染

● 做好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置,施工人员尽可能租借当地居民的住房,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于必须设置临时营地的,营地应远离河流水域,设置流动厕所,将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后纳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处理

跨河桥梁基础施工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工艺,挖出的钻渣泥浆不得弃入水体,须设置泥浆中转池进行沉淀处理,钻渣外运至指定地点合法消纳处理;桥梁施工可在非汛期进行;

● 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减少跑、冒、滴、漏;桥梁施工严禁漏油、化学品洒落水体;

加强临时堆场的管理,要配备相应防风、防雨、防径流冲刷等措施,堆场与水体距离应尽量远,施工中产生的废油等废物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施工时应注意避开雨季;

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冲洗水,经中和、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严禁直接排放。

不对沿线水体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施工噪声

● 项目四周边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标准;

● 注意选用、保养施工机械,使机械维持最低噪声水平,选择低噪声的施工工艺,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

运输车辆途经环境敏感点附近时应减速禁鸣

● 在居住区等保护目标附近施工时,应采取临时隔声围护措施以减少各种影响;对于为了防治营运期噪声污染而采取的隔声窗等措施,推荐在施工前实施,可同时作为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工程需在晚上施工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进行公告;调整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开附近居民的休息时间;

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场地中间位置,并采取相应的隔声措施;

建议经过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路段的施工可安排在假期进行,建议施工临时设施远离学校设置,以减轻对其的影响。

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

采用集中式灰土拌合,合理安排拌合点;临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场地内定期洒水抑尘;

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劳动防护;

对施工未完工路面、物料堆场、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并限制运输车辆的速度;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运输道路进行必要的维护,保证其良好的路况;

运输粉状物料的车辆以及粉状物料堆场应加盖蓬布;

● 加强土石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石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

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的时段。

不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社会影响

● 施工前规定施工界线,禁止越界施工;

● 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此工作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临时用地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

● 统一组织交通管理,施工开始前应对主要运输道路作改善加固,临时设置运输通道应尽可能远离居民点,并争取运距最短;

减少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拆迁,必须拆迁的,应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进行拆除。

施工期沿线居民出行安全;

受拆迁影响的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工程建设影响;

减少对公用设施的拆迁,先建后拆。

营运期

噪声

优化线形、降低纵坡,减少爬坡噪声增量;加强软基处理,尽量减少软土地基处理遗留的路面高程差;建议选用低噪声、疏水性的路面材料结构;

● 完善公路警示标志,加强路面的维修保养,保持路面完好平整,应重点关注各桥梁两端的平整度

对通过本公路环境敏感目标的车辆采取禁鸣、限行、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过往的大型货车流量、车速等,降低交通噪声影响;

建议规划部门注意公路两侧的土地使用计划。居住、教育、办公用地布置时,建筑应尽量后退远离公路,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住宅面向公路一侧设计作为对声环境要求较低的厨房、卫生间等,在窗户外设计阳台,利用封闭阳台的隔声作用和窗户的隔声设计,降低噪声的影响;卧室尽量远离公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时可临路布置操场等,教学楼等尽量远离公路);建议住宅、教育、办公等临路窗户采用隔声窗,以起到降噪、保温节能作用;建议临路建筑设置为商业、仓储设施,以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与公路之间的绿化带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合理搭配加高、加宽、密植;

马鞍山村、江景公寓、王西村、王东村临路第一排建筑设置隔声门窗。经过后洋村的桥梁段两侧及经过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路段临学校一侧设置3m高隔声屏障。临路第一排的住户,也可进行逐步搬迁,并改变房子使用功能,用于商业用途等,以起到隔声作用;

加强营运期噪声跟踪监测,前期先预留经费。

本项目沿线各敏感点室内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

加强公路管理和路面养护;

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

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

● 公路两侧种植绿化带。

沿线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二级标准要求。

水污染

加强行车管理,控制车辆行驶过程跑、冒、滴、漏;

做好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平时加强路面清扫;

● 加强运输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超标和工况差的车辆上路;

加强本公路跨河桥梁两侧防撞栏设计、施工。在跨河桥梁两侧设置钢筋砼防撞护栏,加高防撞栏,提高桥梁的防撞等级。在桥梁等敏感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加强交通管理,落实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不对沿线水体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在建设、营运过程中需加强环境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轻对周围声、大气、生态、水、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则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项目的建设基本能维持地区的环境质量;做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应急预案,可有效地以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及减轻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符合城乡规划、总体规划等的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等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公示时间:201311181129

公示期间,你如对项目污染问题有疑问,或认为该项目建设对你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可能造成显著影响,请你在公示期内以传真、信件、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反映,并提交书面意见。

通信地址:台州市经济开发区白云山南路108号 台州市环保局行政审批处收

电话:88581183,传真:88581184

信息发布单位:台州市环保局

                              信息发布日:20131118


附件

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公示.doc

打印 关闭